今年镇郊村改种大豆的几块田地,共22公顷,是此前对外发包到期的村集体机动土地“今年不再对外发包,改种大豆,就是让村集体收入再增加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说着。2022年3月,镇郊村注册成立镇郊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村里此前外包给种植大户的村集体机动地尚未到期合作社没有开展统一种植经营。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即对外发包土地。
今年,村里有22公顷机动地外包合同到期,村里和合作社便研究下步怎么办,继续发包,稳赚不赔;合作社自己种植,能比对外发包多赚一些,但要操心费力。
结合各方面实际,首先,这22公顷土地茬口不太好,种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得少收五六百斤,不能继续种玉米。其次,今年若种大豆,每公顷上级给补贴7500元。种22公顷大豆能得补贴16.5万元,秋后卖大豆还能有收入,这样加起来,收益比原来外包收益多。再者,大豆销售也不愁,村里的几家油坊完全能消化这 22公顷大豆的产量。
于是村干部各司其职干起来。书记负责沟通协调物资,会计负责带人干活。起垄、播种、回填压土,镇郊村大豆田里,机械到位、人工到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主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32-62049800 e-mail:jlsnwscc@126.com
邮编:132011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65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