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获得全省绩效管理评估第一名-5657威尼斯

吉林市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获得全省绩效管理评估第一名

来源: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时间: 2022-07-27 15:37

6月17日,《吉林省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关于2021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管理评估情况的通报》结果显示:经省专家组评定,吉林市以894.9分获得全省市州排名第一,吉林市本级及所辖桦甸市、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被评为全省2021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评估工作优秀单位。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2021年,吉林市继续将“巩固提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持续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努力实现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市、县、乡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防范重大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题部署春秋集中防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人畜共患病防治等工作,强化联防联控、督察指导和保障措施。桦甸、蛟河、舒兰等相继决定单独成立畜牧业管理局,列为政府组成部门。吉林市领导多次关心吉林市非洲猪瘟、炭疽病防控和牲畜交易市场动物防疫等工作,并专门提出相关要求。 

二、持续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吉林市指挥部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三个责任”,加强部门间联防联控。市本级和外5县(市)兽医实验室均达到无疫区建设标准,符合非洲猪瘟等病原学检测功能要求。吉林市2021年共检测非洲猪瘟血清样品、拭子样品、环境样品共计4467份,流行病学调查养猪场户9842个涉及生猪493172头。结果显示,吉林市2021年非洲猪瘟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落实有效,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等疫情。

三、突出抓好炭疽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2021年6-8月份,国内接连发生多起人畜间炭疽疫情。根据市委书记的专门批示,吉林市指挥部对全市动物炭疽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指导桦甸、磐石、舒兰等做好老疫点区域的划定和警示工作,加强对洪涝低洼、江河沿岸、湿地水塘等区域开展排查预警,组织做好高风险区域易感动物免疫接种,加强防疫监管,禁止在易发地放牧,严格病死动物处置,加强科普宣传,做好联防联控。吉林市2021年开展牲畜布鲁氏菌病监测易感动物血清样品10950份,共检测出布病阳性羊47只、牛3头、鹿6只,经省专家组现场评估定价,对所有阳性畜予以扑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

四、着力加强牲畜交易市场动物防疫监管。全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催生了各地黄牛交易市场的设置,同时也为动物疫病防控提出了新挑战。吉林市指挥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牲畜交易市场(集市)动物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市)区按照“政府属地管理、压实安全主体、做好预警监测、建立联防联控、落实监管责任”的原则,严格执行入场管理、查证验物、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等制度,确保防疫监管到位,努力营造安全良好的防疫环境,保障牲畜交易市场合法、安全运营。

五、切实做好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吉林市城区和外5县(市)共6个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全部保持良好运管状态,运行监管到位。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落实“信息申报、业主暂存、专业收运、集中处理、全程监管”的运行管理模式,配置病死动物无害化封闭制冷运输车27台,实现无害化处理、养殖保险和信息化管理的全覆盖。吉林2021年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2.88万头、牛520头、羊71只、禽503729只,有效保障了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

六、抓好抓实牛病防治和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培训。一是全面实施牛口蹄疫强制免疫措施,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实现免疫无口蹄疫。二是加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抓好牲畜交易市场以及外引活牛的流调和排查,督导养殖场户开展血吸虫媒防疫消杀,指导业主做好自主免疫。三是跟踪做好母牛繁殖相关疫病防控,加强外来疫病牛赤羽病的监测,指导养殖场户禁喂霉变秸秆等饲料,防止引发流产死胎畸形胎等。四是吉林市组织开展“牲畜交易市场发生羊炭疽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培训和“牛结节性皮肤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竞赛,全面提升了应对炭疽、牛结节性皮肤病等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2021年,吉林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情监测预警、检疫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消杀灭源、应急管理等各项防疫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科学安全落实到位,吉林市区域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动物卫生安全事件发生,免疫无口蹄疫区保持平稳无疫运行状态,吉林市畜牧业保持安全健康稳定发展态势。

(图为工作现场)


 

"));

主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32-62049800  e-mail:jlsnwscc@126.com

邮编:132011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65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8

    站点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