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稳重敬业”,一直是农业干部许树森的标签,昔日战斗在田间地头的他毅然转战到紧张的新冠肺炎防控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居民站好防控岗,为返乡农民保驾护航。
扛起责任,谱写抗疫初心曲
三月初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他深深地知道疫情一旦蔓延意味着什么,必须全力防控,刻不容缓。一大清早在接到下沉任务后,他马上到社区报道,协助社区摸排重点疫区返乡人员。挨个返乡居民打电话,不接电话的还要上门走访。爬楼爬累了,他便席地而坐,歇一会继续挨家挨户走访,两天的时间,总共打出了157个电话,走访了75家,排查了233个返乡居民。除此以外,他配合社区做好卡口值守、小区巡逻、核酸采集等工作。在巡逻的同时兼顾物资配送工作,做到了随叫随到。为加强社区管理,许树森还手绘了社区楼栋分布平面图,走遍了社区每个角落。建议社区在物业弃管的小区,设立卡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为保证商超配送和封控居民接收物资顺畅,他有序组织居民排队购买。组建了单元微信群,及时了解居民所需,提供上门服务,为不方便行动的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坚守岗位,将使命扛在肩上
疫情防控下,街道社区工作与单位工作同时叠加开展,在做好街道安排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单位领导指派的任务。由于疫情封控,滞留在桦甸市内域、外域的农民有很多,解决农民返乡问题迫在眉睫。许树森又成为负责农民返乡的组长,他带领6名干部协同交管部门,连续10余天往返于长春、吉林、延吉途中。每天清晨4点就出发,身着防护服,最长的往返路程要十几个小时,他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还经常调侃地说:“又节省了一顿粮食”。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返乡农民的安全。他们仔细核对返乡农民的核酸报告信息、通行证信息。返乡农民上车后,为确保做到“闭环管理”,为车辆贴好封条,途经的每一个卡点都要进行沟通协调。接回的农民逐一送到所在乡(镇)、村(社),由工作人员接管。返乡农民下车时,他还不忘叮嘱农民对健康状况随时上报村干部,告知返乡农民要在固定的范围点对点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做到不串门、不串村,不得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截止目前已经接送返乡农民达1000余人,为农民达成了夙愿,也解决了农民返乡难的问题。
夫妻并肩,爱与坚守同在线
许树森本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在抗疫的路上,他的爱人工作在桦甸应急物资储备库,不分昼夜的为全市分发防疫物资。当他忙到深夜回到家中,却看到妻子还未回家,便又驱车来到妻子工作单位。看到妻子和他的同事们还在分拣物资,他即心疼又欣慰。强忍着由于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腰间盘突出复发的疼痛,帮助妻子和同事分拣物资,经他们分拣发放的物资数以吨计。夫妻二人忙完工作回到家中经常已是凌晨。从疫情开始的一个多月里,他们每天连续工作都要超过10个小时以上。平日里,他们相互扶持,守护自己的小家。在疫情面前,这对“战友”舍弃自己的小家,守护“大家”,用爱与坚守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诠释了别样的浪漫。
旗帜无声,却能产生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的效应;堡垒无言却能凝聚排山倒海的无穷力量。鏖战在抗疫一线的日夜里,他的倾力付出得到了居民和农民的认可,听到农民一句句感谢话语时,他深深感动。他用执着与坚守完成了一次次任务。用钢一般的信念诠释着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
(图为工作中的许树森)
主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32-62049800 e-mail:jlsnwscc@126.com
邮编:132011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65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