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战场上“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让人敬佩,同样还有这样一群人,清一色的60、70后男子汉;有这样一支队伍,成员大多是四级调研员和处长副处长;有这样一个支部--吉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下沉昌邑区新地号街道辽东社区某卡口临时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党员战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扛起“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线”的使命担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疫情就是集结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是党员让我上”、“我是党员我先行”,成为吉林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干部最响亮的声音。兽医药政处二级主任科员武博,孩子还小,但他第一个报名下沉社区,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军人也是党员,军人的战场不只有枪炮,在疫情面前永不退伍。”“疫情当前,我愿以身做墙为居民筑起安全屏障。”吉林市农经站站长刘志远如是说。同他俩一样的,还有安全生产监管处负责人张志华和政改处副处长张国元,他们4人主动承担夜间值班,春寒料峭,昼夜温差大,从华灯初上,一直到东方鱼肚白,他们化身为卡口的“守门员”、小区的“安全员”,成为一根根立着的标杆,一面面流动的党旗。
他们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带头站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以冲锋者的姿态、守护者的使命,当好疫情防控的“排头兵”,让小区居民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力量和希望。
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吉林市农业农村局的中层干部,没有豪言壮语,只一句“这个城市生病了,我是党员,就应该尽一份责任”!便匆匆打包行李,参加单位闭环管理,下沉卡口一线。
四级调研员孙元明,口袋里揣着氨糖口服液;县域经济处处长彦宏,抽屉里放着病情诊断书;科教处处长潘福群,严重腰脱不能久站;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车军哲,跟键断裂还未完全恢复。但他们只为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带着病痛,在抗疫战斗中诠释铮铮誓言。
党徽所在就是党员所向,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曲志勇,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身先士卒,主动靠前,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是小区里唯一一位戴红袖标的大白,被居民称为“流动的红袖标大白”。
守护好这里的居民,是他们对命令的“回应”,坚守好这一块阵地,是他们对责任的“回答”。他们用熠熠生辉的党徽在疫情面前彰显了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担当。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大疫面前,不容有失,党员就要带好头,冲在前。”掷地有声的是四级调研员、今年58岁具有38年党龄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付志岩。接到任务后,他把临时党支部设在卡口,带领党员汇聚最大合力,构筑起防疫红色堡垒,用坚强组织向疫情亮剑。卡口的帐篷上悬挂党旗,让党旗飘在值守一线。值守的办公桌上放置党员先锋岗牌,让党员身份闪耀荣光。只要走到卡口,就能感受到党组织鲜明的凝聚力和党员浓浓的责任感。
一个人的努力不足以照亮前路,一群人的坚守才能迎来春天。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韩文信,平时少言寡语,和同班组的彦宏都年龄偏大,但面对疫情,他们激情不减,来往车辆的认真检查、出入人员的体温测试、进出原由的细心询问,他们用爱化解困难,用心凝聚力量,用情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用行动践行“战疫不胜,责任不卸;疫情不退,战斗不止”的诺言。
值班组长车军哲,走路一瘸一拐,主动对接社区干部,走访保供商超,摸排小区情况,会同付志岩制定卡口开展工作的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明确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临时党支部成立当天,就平稳运转。并且随着疫情局势的不断变化,结合实际完善值班制度。
现在正值备春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前准备的关键时期,临时党支部成立前,付志岩逐个党员征求意见时考虑到大家都是处室负责人,手上都有一摊工作要处理,怕卡口执勤时间长,牵扯精力大,影响处室工作。虽不是集体谈话,但他们的回答却出齐的一致:“我能行,不耽误!”就为这句话,他们常常是离开工作的岗位,即奔赴卡口的哨位,脚踩风火轮的连轴转。
困难时刻,总有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大疫面前,总有不屈的身影冲锋在先。市农业农村局的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党的力量,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图为辽东社区卡口执勤)
主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32-62049800 e-mail:jlsnwscc@126.com
邮编:132011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65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