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本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之季,桦甸市却迎来了最严峻的疫情考验。疫情就是命令!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桦甸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勤来的带领下,他们冲锋在前,敢为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农业人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彰显农业人的初心本色。
冲锋在前,诠释责任担当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刘勤来作为桦甸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作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支部书记,深知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更深知他作为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性。他每天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机不离手,时刻关注手机上的每一条消息,生怕不能及时处理应急各类突发问题。他带领大队人员经常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认真调度桦甸市农用物资需求,召开紧急会议15次,解决各类上访信件20余件,处置各检查小组上报的突发问题百余起,保障疫情防控下的备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办公桌前“睡着”那一刻,当他放下吃了一半泡面又处理突发状况那一刻,我们都知道他太累了,但他却用最朴素的情怀,努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坚守一线,畅通绿色通道
三月中旬,是备春耕生产的集中期和关键期,因受疫情封控影响,域外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经营业户手中的农用物资也不能运送到农户手中。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刘勤来带领大队人员及时对全市农资缺口量进行调查,当得知还有25000吨化肥、600吨种子、400吨农药等农用物资急需调运时,面临时间紧迫、疫情防控形势等严峻情况,刘勤来马上向桦甸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做了汇报,经局领导多方面协调,在确保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情况下,解决了农用应急物资运输车辆和装卸人员通行证的问题,至此把当时滞留在火车站台上近5000吨化肥顺利下站,缺口的近2万吨化肥也顺畅进入桦甸市,种子、农药等其他农用物资也在陆续的调运中。并通过采取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点对点、不接触的方式,及时把备春耕生产的农用物资运送到农民手中。为畅通农资运输绿色通道,他组织成立卡点专班,24小时值守在卡点群中,及时确认农资运输车辆,保护所有农资运输车辆顺利进入我市。当一辆辆满载农用物资运输车辆顺利通过卡点到达经营业户手中时,所有备春耕生产农资保证应进必进、应送必送时,疫情形势下老百姓种地再也不用担心犯愁时,他疲惫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责任在肩,严守闭环管控
疫情防控下的农资生产运输经营,重点在农用物资的购销保障,难点却在车辆和人员的闭环管理。面对桦甸市农资、农机、兽药饲料、屠宰场等311家重点场所,每天近五百余台运输车辆和千余人的经营人员,如何确保疫情形势下车辆和人员管理是关键。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主体责任,与各企业和人员签订承诺书500余份,要求各经营业户对运输农用物资的司机和装卸人员严格按要求进行闭环管控。农业执法大队组建专班分片、分块把责任落实到人,采取地毯式摸排督查,保证做到不落一户一人。充分发挥农资监管工作群作用,下发各类疫情防控通知和工作安排32条。自3月6日以来,刘勤来大队长带领大队人员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做着最基础的工作,默默奉献着。
“我不仅仅是我,是我们”,刘勤来就是带领这样一支队伍,在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勇当先,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我是谁,用坚守诠释了农业人的担当,更是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奉献!
(图为刘勤来夜查现场)
主办: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432-62049800 e-mail:jlsnwscc@126.com
邮编:132011 地址:吉林市松江中路65号
网站标识码:2202000038